多碼流技術的出發點在于平衡網絡傳輸和本地存儲之間的矛盾,利用編碼器產生多個不同的碼流,一個用于本地存儲,另外一個做網絡傳輸, 比如用4CIF/25幀做本地存儲,CIF/13幀做網絡傳輸。雙碼流的實現方式有多種,一種是雙編碼芯片,一個芯片做一種碼流, 成本比較高,另外一種是采用高性能DSP編碼芯片, 產生兩個碼流。

聲明: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多碼流技術在目前的網絡環境中非常有意義,它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兼顧了圖像存儲質量和傳輸質量。目前常見的多碼流技術分為以下幾種實現方式:
(1)高性能DSP方式
此方式下采用高處理能力的
視頻編碼芯片來實現多個碼流的編碼壓縮,目前高端DSP可以輸出5CIF@RT的視頻流,即可以產生一 個4CIF@RT及一個CIF@RT的視頻流。
(2)NVR轉發實現
通常編碼器到NVR是一個碼流,然后利用NVR本身的處理(如碼流稀釋]過程可以產生多個碼流,這種額外的處理方式在應用上有一定限制, 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多碼流。
(3)雙DSP方式
此方式下采用兩個DSP進行編碼壓縮,可產生完全獨立配置的多個碼流,可以是不同的分辨率、不同的幀率、不同的壓縮比甚至不同的編碼方式,此方式下編碼器的成本偏高。
通常,真正意義上的多碼流應該是通過在編碼端采用多種格式(如MJPEG. MPEG-4及H.264算法)分別進行編碼來實現的,這樣多個碼流是完全獨立的,相互之間沒有影響。但是這對包括芯片在內的硬件系統和軟件操作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多數方式是兩個碼流共享總的芯片處理資源,一個碼流受制于另外一個碼流的設置(如一個碼流4CIF分辨車/實時,另外一個就最多是CIF/分辨率實時),這不是真正意義的多碼流,但有成本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