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從通信網絡(或傳輸介質)、傳輸內容、終端配置以及媒體選擇等角度對視頻
會議系統進行分類。
1.按通信網絡不同
若從所運行的通信網絡上分,目前,視頻會議系統主要包括如下類型:
(1)基于專網或DDN網的視頻會議系統。這類視頻會議系統的主要特點是,一般運行在128kb/s~384kb/s速率下,提供中等質量服務,可以召開點對點視頻會議。
(2)基于局域網或廣域網(LAN/WAN)的視頻會議系統。這類視頻會議系統的主要特點是,運行在局域網或廣域網上,可提供 15幀/s~20幀/s的CIF或QCIF圖像。
(3)基于公用電話網(PSTN)的視頻會議系統。這類視頻會議系統的主要特點是,運行在公共電話網上,可提供5幀/s~15幀/s的QCIF圖像。
此外,還有基于因特網(Internet的視頻會議系統、基于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的視頻會議系統和基于異步傳輸網(ATM)的視頻會議系統等。

聲明: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2.按終端配置不同
從視頻會議終端(包括其外圍設備)類型上分,由于應用的目的不同和應用的場合不同而有所區別,大體上可分為會議室型、桌面型和可視電話三大類。
(1)會議室視頻會議系統(Meeting Rom Video Conference System)。又可按會議的性質分為通用會議室適用于規模較大、對公眾開放的視頻會議業務,如行政工作會議、商務會議等,對圖像質量、音響效果要求較高。目前,國內的各級公眾視頻會議系統都屬于這一類。它在一個固定的會議室內安裝了攝像機、
編碼器與通信設備等,與會者在會議室中參加會議。這類視頻會議以常設于會議室中的高質量編解碼器、高檔攝像器材、顯示設備為主要特征,主要以滿意的音頻和視頻質量服務于行政部門、大型企業的領導及技術人員。會場面積一般要求可以容納主要與會者近10人,收看會議者數十人左右。在這樣的會議室里,會場的布置,光線的設置,室內音響系統的性能,背景顏色的選擇,與會者和攝像機的距離、角度等都是經過周密考慮和設計的,可以獲得較好的圖像質量和音響效果。
專業性會議室主要用于學術研討會、遠程教學、醫療會診等,它與通用會議室型視頻會議系統的最大區別在于會議室的配置上,專業會議室除配置上述通用會議室的設備外,還必須根據實際需要增加供教學、學術用的設備,如電子白板、錄像機、打印機等。會議室型視頻會議系統為了取得良好的會議效果,編解碼器的傳輸速率最好為2Mb/s(E1速率),至少也得384kb/s,再低速率的圖像質量在這里一般難以接受。
(2)桌面視頻會議系統(Desktop Video Conference System)。這類視頻會議系統比會議室型簡單得多,它實際上是一個桌面型計算機系統,它又可分為高檔和低檔兩種。高檔臺式系統配置較好的攝像、音響器材,編解碼器需要128kb/s~768kb/s的傳輸帶寬,從而可提供25~30幀/s的CIF或QCIF圖像,可供小型會議室使用低檔系統一般可運行在128kb/s以下速率,提供15~20幀/s的QCIF圖像,一般有數據共享功能,可用于一般辦公室人員。最簡單的桌而系統就是一臺個人計算機,加上插人計算機總線槽內的編解碼板和通信控制板,就形成了視頻會議編解碼器。然后外接一臺攝像機(或小攝像頭)、一個話筒和兩個小音箱作為圖像輸入和語音的輸入、輸出。解碼圖像可以利用計算機的顯示器來顯示,也可再外接一臺監視器來顯示。這樣的系統一般適于幾個人之間的討論、商談,對圖像和音響的要求不高。桌面型視頻會議系統通常是接在ISDN網上,以28+D或1B的速率工作。也可以接在LAN或Internet上,當然此時的通信協議要和網絡相匹配。這一類桌面視頻會議系統造價低廉,使用方便,通信費用低,雖然目前還沒有占據市場主流,但將來最有發展前途的是這一類系統。
3.按軟硬件分類
IP視頻會議自發展以來,就分為硬件和軟件兩個類別,而且各自都有著自己固定的用戶群體,硬件代表廠商有科達、華為、中興、寶利通等,軟件代表廠商有網動、V2、華平、視高等。下面對其軟、硬件視頻會議模式進行簡單對比。
(1)硬件視頻會議系統
特點硬件平臺和專業的操作系統提供專業的會議系統(基于嵌人式硬件平臺、嵌入式操作系統開發的會議系統。
優勢:操作簡單易于維護。
劣勢相對于軟件,功能和性能發展緩慢價格昂貴,遠遠高出軟件硬件系統升級更新能力低對網絡要求高,一般都需要專網支持。
(2)軟件視頻會議系統
特點純軟件或是工控式,外表看是硬件,但內部是通用的CPU、內存、硬盤和會議軟件。
以上兩種都是PC會議軟件的形式,通過鍵盤或鼠標等實現操作和管理。優勢系統具有較高的升級空間,系統能夠保持較高的先進性;具有硬件不可比擬的豐富的數據協作功能建設成本較低對網絡適應能力強。劣勢系統維護操作相對復雜。
通過上述對比可以看出,硬件視頻會議系統不僅可以實現高品質的會議效果,而且可以通過高集成度的一體化終端設備完成所有功能,無需另配其他硬件和軟件設施,即插即用、使用簡單、易于維護。但是硬件的發展和更新相對于軟件來說,功能和性能的發展是相對緩慢的,硬件在價格方面也是遠遠的高出軟件,而且系統硬件如果有損壞就造成了整個系統的崩潰,需更換價格昂貴的硬件。
基于PC的軟件視頻會議系統,會議終端軟件費用較低,數據操作方面優于硬件會議系統。但是在音、視頻的穩定性上可能與硬件系統存在一定的差別。
與軟件視頻會議系統相比,基于硬件的視頻會議系統投入較大,建設復雜,靈活性不夠,但對用戶來說,硬件視頻會議系統具有更高的品質和更好的穩定性。而軟件視頻會議系統相對于硬件系統具有更強的靈活性、更高的性價比,同時也擁有更豐富的銷售模式。另外,近年來,國內互聯網帶寬瓶頸的日益突破也成了軟件視頻會議產品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總體來看,軟件系統更適合個人辦公部署(基于現有限公PC),硬件則適合會議室部署,當然,它們也各有各的優勢和劣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
近年來,軟件視頻會議系統與硬件視頻會議系統在某些應用上形成互補態勢。在高端應用上,硬件系統的性能優勢,尤其是專網背景下的遠程硬件視頻會議系統的性能優勢是普通軟件視頻會議系統無法比擬的。但是,軟件視頻會議系統則可以依靠成本優勢形成到達每個桌面的系統部署規模和深度,通常,硬件系統的會議產品只能到達專門的會議場所,而不能形成到達每位人員的辦公桌面的要求。
4.按支持H.320、H、323、H.324.SIP標準協議分類
基于H.320標準協議的大中型視頻會議系統,應支持傳輸速率64kbit/s~2Mbit/s。
基于H.323標準協議的桌面型視頻會議系統,應支持傳輸速率不小于64kbit/s。
基于H.320和H.323小型會議視頻系統,應支持傳輸速率128kbit/s。
基于H.324標準協議的可視電話系統,應支持小于64kbit/s的傳輸速率。
基于SIP標準協議的會議視頻系統,應符合支持傳輸速率小于128kbit/s。
還有其他類型的視頻會議系統。以上以H.320、H.323、S1P標準協議為主,近年來隨著IP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H.323標準協議的視頻會議系統的應用為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