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擴聲控制室的設計要求
擴聲控制室的設置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具體確定。一般說來,劇院禮堂類建筑宜設在觀眾廳的后部。過去往往將聲控室設在舞臺上臺側的耳光室位置,但總覺得不理想。這是因為它不能全面觀察到舞臺,對調音控制不利對觀眾區的觀察受限制,控制室的燈光及人員活動都會對觀眾有影響不能聽到場內的擴聲實際效果,而且還往往與燈光位置矛盾,控制室面積受限制等。控制室面積一般應大于15m2,且室內作吸聲處理。

聲明: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二、擴聲控制室設備布置
擴聲機房內布置的設備主要有調音臺、
周邊設備,例如均衡器、延時器、混響器、壓縮限幅器、以及末級功率放大器和監聽音箱等,所有設備均可置于同一房間內。
機房內須設置輸入轉換插口裝置,以連接廳堂內所有傳聲器饋線,設置輸出控制盤,以分路控制所有供聲揚聲器。揚聲器連接饋線也由控制盤輸出端引出。輸人轉換插口裝置與輸出控制盤均須暗設、嵌裝在機房相應位置平面內,距地為0.5~1m。
設備在機房內的布置可根據信號傳輸規律,由低至高依次排列。調音臺應盡量靠近輸入轉換插口裝置,功率放大器機柜應盡量靠近輸出控制盤。功率放大器機柜可稍遠離調音臺,機房內所配備的穩定電源更要遠離弱信號處理設備。
落地安裝的設備或設備機柜、機面與墻的距離不應小于1.509機背與墻、機側與墻的凈距不應小于lm。并列布置時,若設備兩側需檢修,其間距不應小于0.8m.
調音系統中調音臺的位置應靠近觀察窗臺,便于調音師觀察與監聽。
由于機房的面積、機房的體形不完全一致,因此機房內設備的布置只要符合上述布置要求,可因地制宜,靈活變動。
三、擴聲控制室線路敷設
機房內各設備間的線路連接,可采用地下電纜槽形式。地下電纜槽可在機房地板下部設置,其上部采用可拆下的活動地板。
交流電源線在地槽中須遠離低電平信號線敷設,否則需單獨敷設在專用鋼管內,以隔離其對低電平信號線的干擾。
傳聲器輸入線,低電平信號傳輸線與功率放大器的輸出線應分開敷設、不得將這些線同位置敷設,或同線捆扎與穿管,消除高電平信號對低電平信號的干擾。
所有低電平信號傳輸線都應采用金屬屏蔽線,其傳輸饋接方式可視信號強弱,采平衡式或非平衡式。
四、擴聲控制室的電源要求
(1)大型擴聲系統,宜從交流低壓配電盤上引兩路專用電源作主用、備用供電回路。主用、備用供電回路在機房內可采用手動切換。
(2)為了防止舞臺燈光或觀眾廳照明用可控硅調壓器對聲頻設備的干擾,有條件時交流供電回路須和可控硅調壓器的配電回路分開,各從不同變壓器低壓配電盤上引電否則須配置隔離變壓器隔離可控硅調壓器的千擾。
(3)須根據機房內所有設備消耗功率值,選用相應功率的交流穩壓器。
五、擴聲控制室的接地要求
(1)所有聲頻設備均要與信號地線作可靠的星地連接,保證整個系統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
(2)傳聲器信號輸人線及其他低電平信號傳輸線的屏蔽層均應和調音臺、信號處理設備或功率放大器的輸人端通地點進行一點接地。
(3)控制室應設置保護接地和工作接地。